altissimo 寫:您後面這段話真是有意思
常常看到有些網友的蝙蝠耳能聽出換了墊材/電源插頭/...等等等對於小弟來說是匪夷所思的鑑聽能力
但是也讓我不禁懷疑...這些網友原本的搭配聽起來好像很糟糕,於是換了之後出現一些形容詞
類似
人聲凝聚變強,毛邊變少-->這是不是代表原本的搭配人聲凝聚力不好,毛邊多?
低頻,結實太多...量感不變但層次分明-->這意思是原本低頻不結實,沒有層次?
這也讓我體會
原來線路設計實際上不是太重要,反正可以靠這些手段調整
小弟是那個說過換了不同錐形的檀木角錐還聽的到差異的人,
能不能聽出差異,我的經驗是在於 1. 器材 2. 用心 3. 合理的比較方法
1. 器材
好的螢幕能顯現幾種灰階? 這樣問比較快。
假如一般器材可能顯現 16 層灰階,
但好器材,可以分 64 層甚至 128 層灰階,第 61 與 第 62 階灰色放一起可以讓使用者輕易的分出來。
這樣形容可以嗎?
毛不毛邊凝聚力如何的,難道就是 0 與 1 的關係?
這裡好器材未必要價高昂貴,而是稍微有素質且調整得宜。
2. 在乎與用心
一般人在聽什麼?只聽主唱嗎?或者最醒目的旋律而已?那一聲大鼓很爽?
實際練兵一下好了,
http://musicalsound.com.tw/cd/special/vi-886162.htm
這張 Joan Baez 的現場演唱會錄音未必是最頂級的錄音,但當示範級沒問題。
舞台出現了嗎?出現的話,那就可以說出各個樂器相對位置。糊在一起你濃我濃嗎?
每一首中,在舞台後方的伴奏樂器清楚吧,還是在摸魚要死不活的?(角錐解這兩個問題效果很好)
觀眾鼓掌時,觀眾是分佈在哪些位置?感覺有五位觀眾還是五十位,有多大片?
找的到鼓掌特別用力的那兩三位觀眾的位置吧!
小弟點這片不是要考各位或讓各位來反考小弟,而是要說明
這些墊角錐或其他微小調整等等,觀察這些唱片的次要資訊的改變有時會比較容易,
若注重音樂裡那些躲在後面的細節,想把它挖出來,有時墊不墊角錐或墊不同角錐這些微小變化,
就是差那一口氣,影響頗大,不必金耳朵,而是聽者的在乎與用心。
用有幫助的小道具微調後,會不會更容易數人頭?更有臨場感?後面伴奏的人好像睡飽吃飽兼投入了,
何況舞台 3D 的規模改變更容易被人察覺。
個人認為所謂金耳朵,有時只是比一般人多注意一些小細節的變化,而不是耳朵聽力比較好。
3. 合理的比較方法
比較的時候,不要找太長的音樂,建議用 10 到 15 秒的一小段去 AB test.
不同灰階在螢幕上也要緊密靠在一起才容易分出差別,對吧。
小的認為小道具大部分是錦上添花,反客為主走火入魔那也太過。
墊黑檀或紫檀也聽不出主旋律或主唱有何變化的話,那建議也不必花太多錢搞墊材,
小弟現在回頭用便宜的 LC-iCute 聽耳機,也沒在神經質的墊什麼東西,換 op 比較快。
聽個音樂放鬆心情消除一天的疲勞,沒必要搞到這麼複雜。
但,要鬥機 K 過人家機器,焉能不講究細節。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