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ist 寫:TMNEXT 寫:BM6P 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
所以如同前面大大說的,選擇 Dynaudio Acoustics 大一點的喇叭,
加上控制良好的後級,真的超值非常多。
MC-15 是主動式的,可能配的擴大機沒有辦法用太好的.....
ADAM A7 是個好選擇啦,至少整體平衡感好很多
A7.....真的整體平衡感好嗎?.....
賣出後一直沒有後悔說....
疑,A7 的平衡不好嗎?我沒有直接聽過,不過看頻譜分析平衡應該是相當不錯,
近距離聆聽的話,可能不要 toe-in 太多,高頻的自然衰減才會接近遠場聆聽的效果。
A7 的使用者好像蠻少的,art ist 大要不要分享一下使用的經驗?
--
不過喇叭會受到環境非常大的影響,500Hz 以下的頻率完全由環境掌控,
也就是說,我們聽到喇叭的聲音,500Hz 以下完全是「房間的聲音」,
而不是喇叭自己本身的特性,到了高頻 1000Hz 以上之後,
聲音才逐漸回到喇叭自己本身的音色,所以我們聽到的喇叭的聲音,
是由低頻「房間的聲音」+高頻「喇叭的聲音」兩者組合的結果。
所以相同喇叭在不同的環境中,可能會得各種截然不同的結論
比對熟練以後,我們甚至可以在腦海中自動辨識和分離「房間作用的聲音」和
「喇叭原始直接的聲音」兩種聲音,以及預測它們在各種聆聽位置,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的結果。
聽起來好像很誇張,不過一點也不誇張,真的是如此
所以現代設計喇叭,設計師除了考慮喇叭直接音在無響室中的表現,
還要考慮喇叭的離軸響應,這些向四面輻射出去的聲波,經過環境的反響之後,
根據使用者不同的擺位和聆聽位置,會和直接音以不同的比例混合,
改變喇叭原本的特性,而這個影響的作用效果,遠大於其他的因素,
可以說完全主宰了最終喇叭在房間中的表現結果。
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看我前面提到的 DRC 軟體,聽聽看校正前後的聲音,
或者是下面這個 IK Multimedia 出的 ARC System
http://www.ikmultimedia.com/arc/這樣就會對「啊,原來我聽到的聲音其中的這一部份,就是我房間的聲音啊,原來是這個」有深刻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