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修齊 寫:儲存在cd裡的數位資料,
請問是一格一格的分割過的資料,還是連續不間斷的資料呢?
是一格一格的資料,你可以想如果你要燒一個資料光碟
沒有必要作成連續不間斷的資料,且這也失去數位系統的意義
另一個問題是問『數位訊號傳送過程中損失的能量』是如何被補回來的嗎?
這能量是接收器提供的,你只要還在noise margin的範圍中
接收器可以讓電位回到原來的準位,很多通訊系統在做長距離傳輸時
會在中間加上repeater(好像是這個名子)來將訊號下降的電位回復到原來的電位
隨機資料錯誤是可能會造成電腦的當機的
當錯誤無法被發現時,如果傳輸的剛好是記憶體位置
可能會存取到不當的記憶體造成當機
我認為必須說一下,我想沒有人認為能作出一個『完美』的系統
所要做出的是一個符合需要的系統
設計電腦的不是做到完全沒有錯誤,而是在正常情形下
可以在使用時間中不會有錯,
比如說假設CPU在正常使用下10年內只出現一次這種錯誤
(事實上我認為應該更低)
不少人在SPDIF的錯誤上打轉,事實上這規格在『數位系統』上的錯誤率絕對不高
像是無線系統可以做到還沒有動用任何控制和編碼機制時,BER = 10負六次方
我想有線的可以更高(我手上找不到資料正確的BER規範),
在很壞的假設下我想10負九次方應該不為過(實際我覺得應該更低)
如果這情形下傳輸一般16/44.1的格式,700秒才出現一個錯誤
每十分鐘才一次的錯誤影響聽感,我想有點太過
Jitter在數位系統非即時系統上得影響絕對沒你想像中的那樣大
很多東西本來就不是給人讀的,那是給機器看的
機器會處理好再給人看,波形不好看又如何
機器能辨識的好就好了,不要老以人的思維來看電腦的思維
(市面有本書『電腦如何思考』可以看看)
如果是一個即時且是輸出給人的系統的話
我認為必須引入一個叫Qos的概念
我現在沒空繼續下去這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