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abrahamkuo 寫:iqgame 寫:很明顯這位仁兄不念電子的
這位仁兄,我建議你先去看一下一些線材的理論
這LC-OFC跟OCC理論都是獲得國際專利的,不向那個久x一樣,一天到晚說他有專利字號結果提不出個屁那種
既然國際都承認這種技術,表示這種技術不是空穴來風吧?
那我只能說有以下幾種可能
1.您聽的器材不夠多
2.您訊源太遭,請換訊源
3.你耳朵可能有問題(比如說暫時性聽力受損)─請洽您的耳科醫師詢問您有沒有這方面問題
我還算常接觸專利的
獲得國際專利,並不代表這個是有用的或是有效的
一百件專利中,有實用價值的可能不到5件
不過。我也要承認我也是木耳一族
大概是被理論影響太深了,我也是覺得線的影響實在太小了
換線,我真的分不出來,即使是二萬元的線
心理上的錯覺比較大吧
目前我的器材是1723+DA10+KGSS+007
abrahamkuo 寫:就一般線來說,frequency response在音頻內是一直線
都是很容易的事啊
除非是「很長」的線,線長與波長相當,才會有decay吧
還有一個因素是「干擾」
線在傳輸的路上,可能受到外來的干擾。所以用的線至少有個
shielding會比較好
smore 寫:abrahamkuo 寫:就一般線來說,frequency response在音頻內是一直線
都是很容易的事啊
除非是「很長」的線,線長與波長相當,才會有decay吧
還有一個因素是「干擾」
線在傳輸的路上,可能受到外來的干擾。所以用的線至少有個
shielding會比較好
通常,對金屬來說,我們會說那是在極高頻時所產生的skin effect,造成等效電阻激增。而導線的time constant delay若有的話是R*C造成的。所以,這個部分怎麼影響音色(就是頻率響應啦!)?
再來,干擾,這的確是個重點,好的線材跟差一點的線材的S/N ratio不一樣,聲音信號受到干擾的程度當然就不同,但是,這不會改變音色只會降低雜訊。
小瑜 寫:了一個晚上,把整個耳機解體,終於找出結論,我不是木耳,是那些人有此澎風,拆開每個耳機或多或少都有3到5公分的連接線,而這連接線的材質與其耳機是同一線材,試想你再怎麼換線,但最後還是要經過原來的線才連到喇叭本體,所以按物理原理,每種導線都有不同的聲音,但若最後經過同一種線,卻只會發出最後線的特色,所以…就
smore 寫:harmonic term 就是反應在frequency response上面。只要不是impurity太多的金屬,它們在音頻範圍的response都是一直線的!
Zulu 寫:smore 寫:harmonic term 就是反應在frequency response上面。只要不是impurity太多的金屬,它們在音頻範圍的response都是一直線的!
頻率響應只是一個粗略的量而已,並不能完整描述人耳經驗到的「音質」。
所以測試器材不能只測頻響,最起碼還有總諧波失真(THD)和互調失真(IMD)....
我有一回太無聊(其實是買了新的錄音卡太興奮),
把手上的幾條線材拿來測RMAA,頻響測不出分別,但是THD和IMD有差。
用耳朵聽起來也確實有差別。至於線材製作上的什麼因素影響了這兩個數據,我並未深究。
科學理論很大部分(特別是學生時代學的理論)都經過相當程度的理想化,
這些理想模型是人類理解自然的手段,但很多時候並不能全面地反映真實世界。
離開聽覺經驗,而從(過度)簡化的理論企圖否定關於線材的一切,
這並不是一個合理的想法。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1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