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腦壞了, 下班多了很多時間看書跟聽音樂, 看了一本cd評鑑的書, , 書總會介紹某專輯音色變化如何瑰麗, 昨天看的是拉三的部分, 談到拉三, 作者當然會評論原作曲的留下的錄音, 由拉赫曼尼諾夫自己演奏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這片剛好有, 買了很久, 當然錄音也很久遠, 炒豆聲是免不了的, 看完書評後, 帶上耳機仔細的聽了一下, 實在感受不到音色在哪裡, 即便有, 也會懷疑是不是錄音老舊造成的聲音,
大家是如何從層層的雜訊中發現音色呢?
版主: devilhades
Josh_666 寫:手上最老的錄音大概是這個吧, 因為炒豆聲最大
李斯特的學生的錄音, 如fhou85大所說, 音色是相對的, 只聽這套唱片, 是可以感覺到聲音的不同, 但是同一首曲子, 不同錄音, 對我而言就非常不容易判出高低, 例如拿這套唱片的其中一首, 與現代的錄音的同一首相比, 光是錄音的技術就相差很多, 現代錄音鋼琴聲音絕對好很多, 這樣對音色的比較還是有意義的嗎? 畢竟老舊錄音可能再錄音時就因為錄音技術的不足而失去原有的音色?
各位大大多提供一些看法吧!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8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