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巴哈合唱

音樂、古典音樂、電影等,各種形式的音樂軟體討論。

版主: devilhades

有關巴哈合唱

文章pappnase 發表於 週一 11月 07, 2005 2:32 am

有關巴哈合唱

很久很久沒有寫文章了,就把這一篇當作是一點心得分享吧!
文中免不了會提及一些歷史背景與一些較學術性的說詞,尚請見諒。

緣起

民國七十年代,也就是西元1980年代中期,自己不知從哪裡聽(看)來的消息,說有人把巴哈的合唱作品以獨唱的方式呈現,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到處去找音樂,皇天不負苦心人,久尋不著後,終於在台大公館附近找到拷貝的錄音帶(CD?別傻了,那時候雷射唱盤才剛引進台灣不久!),我已經忘了,我聽的是受難曲還是h-Moll Messe,總之,聽完之後第一個感覺是,我剛聽到是巴哈嗎?

有關巴哈合唱的論戰

1981年,在波士頓所舉辦的美國音樂學學會(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所舉辦的年度學術研討會上,一位來自紐約的音樂學者兼指揮Joshua Rifkin提出他的論點:

一個傳統定義的合唱團,不論是對巴哈清唱劇、受難曲、聖誕神劇、b小調彌撒或是聖母頌歌的演出,都不是正確的;就算是這個合唱團以較小的編制(每個聲部三到四人)呈現,也是一種錯誤的臆測。實際上,只有獨唱者的角色出現,也就是說,這些人一手包辦了不只是詠歎調,也包含一切合唱與聖詠的部分。這個定義,可想而知,在諸多合唱協會所引起的震撼。

數年之後,J. Rifkin在瑞士巴塞爾(Basel)的一次音樂會中藉實際演出的方式以印證他的學術論點。然而當地報紙正面的迴響卻引起眾多強烈的抗議。時至今日,儘管大部分意見對於這種演出方式還是抱持懷疑的態度,不過,有關於此的討論總算是被推動了。而且,今天在市面上也可輕易取得以這種形式所演出的巴哈受難曲、b小調彌撒與聖母頌歌。除了Rifkin之外,兩位英國學者Paul McCresh與Andrew Parrott也持相同論點,後者並且在Bach 2000年時出版一本著作,內中詳述了強化此一觀點的所有細節。


新的詮釋觀點

其實這種別具風格演出的立足點並不是標新立異也並非發現有新的資料,簡單的說,是對現有資料新的詮釋。

當Felix Mendelssohn 1829年於柏林讓巴哈的馬太受難曲重見天日之際,他手中的合唱團大小約有一百六十人。這一個編制不僅是符合當時對演出形式的臆測,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延續Georg Haendel神劇之後一個連綿不絕的傳統(弔詭的是,並非傳承巴哈作品演出型式的傳統,這是因為他的作品在其死後幾乎罕見公開演出記錄)。

一份由Robert Schumann所奠定的新音樂雜誌(Neue Zeitschrift fuer Musik)于1837年,首次發表了巴哈在1730年呈給萊比錫議會名為『一個完整教會音樂所需、簡短,最基本草案設計』的訴願書(Kurtzer, iedoch hoechstnoethiger Entwurff einer wohl bestallten Kirchen Music)。這正是有關巴哈作品合唱編制的最重要文獻。因為在這文獻之中,巴哈很明顯的指出在他的作品演出之際需要哪些人手,然而這個訊息卻要約在八十年之後才慢慢傳播開來。

德國音樂學者Arnold Schering在1920年所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進一步的闡釋,巴哈在『草案』中決不是描述一個在當時已成為慣例的大型合唱團,而是要求一個約在十二人(4 X 3) 或是十六人(4 x 4)大小的常態性編制,然後將其分為獨唱(Ripienisten)與合唱(Concertisten)兩部分。這也成為音樂學界往後六十年的主流意見。(實際的音樂演出還是一直維持在聽眾能有巨大共鳴的大編制形式。)儘管Nikolaus Harnoncourt 1970年的馬太受難曲錄音以所謂的歷史演出形式引起廣大的興趣;不過,這些意謂的卻是原始(古老)樂器與兒童聲部的運用,合唱團的編制在另一方面卻是完全依循傳統的規範。

Rifkin與Andrew Parrott對巴哈合唱編制的意見,可以說是從另一個角度對巴哈『草案』的詮釋。如果湯姆斯教堂指揮要求一個大小約十二到十六人的合唱團,那麼應該思考的是,這是怎麼樣的一個『合唱』。實際上,作為湯姆斯學校學生的主要任務,巴哈與其帶領的人手,不只僅是負責湯姆斯教堂的音樂演出,也一手包辦了其他三個教堂的音樂活動。在這中情況之下,可想而知,巴哈的困境根本就是在於尋找足夠的歌手與樂器演奏人原來應付這些繁雜的演出任務,而且還要是足夠『好』的人以能夠演出他自己艱深的作品。A. Parrott也藉由對聲部的分析....等的推測,除了少數例外,合唱的聲部可說是以獨唱的形式出現。

儘管這一切在學術上都經過謹慎的立論與求證,然這一切的一切只能說是零碎線索的推斷,因為他畢竟少了最關鍵的證據。也因為如此,他還是一個假設。

以上的介紹,算是簡短的交代了有關巴哈合唱在過去十餘年間爭議的背景。對我個人來說,這是在解釋文獻時切入的角度不同所致。簡單而言,一方是以巴哈的『企圖』為出發點;而另一方則是僅只考量『現實』的狀況。至於Rifkin一直強調的『正確性』,筆者持相當保留的意見。就算是以巴哈當初的情況來推論,合唱部分每一聲部僅是一人,可以符合邏輯。但是,是否固執到教條式堅持此種形式才是『符合事實』(Authentizitaet / Authenticity)?我是有點懷疑的。不過,我並不排斥去聽這種形式的演出或錄音,好壞是另一回事,畢竟,不管是在學術或是聆聽經驗上,都是一個拓寬自己視野的好機會!

J. S. Bach Mathaeuspassion Vokalsolisten und Gabrieli Players, Dir. Paul McCresh, DGG 474200-2
Messe in h-Moll, Cantus Coelln, Dir. Harmonia Mundi France 801813/14
pappnase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10, 2005 9:33 pm

文章fhou85 發表於 週一 11月 07, 2005 1:36 pm

謝謝欄主又一具挑戰性的話題
(Karl Richter, still the God of Bach Choral Music
Interpretation for many, would not have approved :ho: )

話說最近台灣又進口了一些 Virgin Veritas的超低價
兩片組合 其中有 The Hilliard Ensemble 在一九八零
年代晚期所錄 巴哈及舒茲 (Heinrich Schuetz
1585-1672) 的經文歌集 (motets & psalms)
基本上就是 用童聲 + 很小編制 的作法 (每聲部
獨唱一人 伴 唱 repieno 一人) 有興趣的人
可以去買來聽聽 看以這種音響唱出來的這兩位
相隔一百年出生的德國著名宗教作曲家音樂
是否有一脈相傳的感覺呢?

圖檔

Bach: Motets
Schuetz: Psalms 119, 100
The Hilliard Ensemble / London Baroque
CD Album/s(x2) : 4821002
"Life imitates art far more than art imitates Life." -- Oscar Wilde
fhou85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一 5月 17, 2004 7:00 am

Re: 有關巴哈合唱

文章fhou85 發表於 週一 11月 07, 2005 10:19 pm

pappnase 寫:
Messe in h-Moll, Cantus Coelln, Dir. Harmonia Mundi France 801813/14



Dir. Konrad Junghaenel (魯特琴家出身)

ps. 小吐槽一下
Repienisten - > 和音的
Concertisten - > 獨唱的
好像義大利大協奏曲裡的 concertino 和 repieno 獨奏及伴奏群
"Life imitates art far more than art imitates Life." -- Oscar Wilde
fhou85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一 5月 17, 2004 7:00 am


回到 新音樂、影音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50 位訪客